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靠替身、找枪手

2024-04-26 19:17:21 来源:游戏主播网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靠替身、找枪手

未成年人,为了玩游戏,找枪手!

使用玩家账号帮其完成游戏任务、获取装备或提升等级,从而获得酬劳,这一行为被称作代练。

近年来,随着网游产业的高速发展,游走于灰色地带的代练俨然成为一种新兴职业。

多个媒体记者采访了解到,代练群体以年轻人居多,有人月入3万,却表示“熬不动了”;也有人自称“赛博黑奴”,为接单“卷”低价。

在行业快速生长的同时,乱象也在不断滋生:

未成年人从事代练绕过防沉迷机制、私下交易跑单骗钱、代练违规操作致玩家账号被封禁……

此外,有媒体记者实测多款游戏代练App,发现注册时无需人脸识别,且申请成为代练没有门槛和考核,平台监管存在漏洞。

同时,一些纠纷也在发生。

有媒体就报道称,胡先生发现代练是个生财之道后就开了家网店,并找来十多年前打游戏认识的龚先生合作,为玩家提供代练服务。

有玩家在网店下单后,胡先生就把订单转给龚先生,由龚先生使用玩家的账号代打。

在半年时间里,胡先生转给龚先生31个代打订单,总计支付给龚先生19350元佣金。

结果,龚先生代打的这31个账号先后都被游戏运营方冻结。

最终,两个人因此撕破了脸。

胡先生一纸诉状将龚先生告到西城法院。

法院审理后认定双方的委托合同无效,判令龚先生将基于无效合同获得的佣金19350元返还给胡先生。

随着游戏行业的高速发展,游戏代练陪玩逐渐成为一种新兴职业,代练陪玩从业者与其工作室算是服务业吗?

对此,《南方都市报》记者张倩寒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游戏陪玩作为一种职业,存在即合理,只是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

作为一种电子竞技领域的服务,陪玩的定义应该是陪练,即和玩家、电竞选手组队,通过在游戏里配合,提高相关消费者的技战术能力。

但此前,此类服务往往变味,成为一种请高手带升级,甚至变成直接登陆玩家账号代练,形成游戏内玩家竞技生态的破坏者,也带来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隐患。

有关方面应该进一步将陪玩的属性定义在类似体育、健身项目的教练、陪练上,确保陪玩不会变味为玩,而是成为一种电竞训练方式。

对于游戏陪玩的使用场景,游戏厂商应该有更明确的界定。

尤其是在游戏实名制基础上,代练本身就不符合规范。而如果是从业者通过自己的账号协助消费者的账号锻炼电竞能力,在不影响游戏其他玩家的体验前提下,则可以予以一定的宽容。

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加速升级而“陪玩”,则对于游戏内生态有一定破坏,同样也要加以抵制,只是此类行为相对隐蔽,很难查实。

至于社交平台对于各种代练陪玩信息,应该予以屏蔽,毕竟并非有相关资质的撮合平台,也对此类信息的真实性缺乏风控手段。

有效地屏蔽,可以让游戏陪玩在能有效监管的专业平台上,真正良性发展。

此外,格外要关注未成年人从事陪玩、代练的现象。

未成年人防沉迷有一定之规,选择陪玩代练仅从时间花费上就已经陷入游戏沉迷。

相关平台应该对此类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穿越火线”行为予以坚决地抵制,确保防沉迷落到实处。

同时,教育部门应该承担在线下监管责任,主动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校外活动中未成年人防沉迷,包括但不限于游戏、短视频等网络内容。

个人以为,游戏陪玩行业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正名,即这个行业应该是把‘玩’改为‘练’,是电竞而非游戏,使之成为电子竞技的一种职业细分。

同时,相关部门、平台应该明确游戏陪玩行业的职业规范、从业年龄和相关禁忌。有效地引导从业者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真正成为电子竞技行业的助推者,而非游戏市场上的“捣乱者”。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TMT产业评论人


相关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