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刷新认知重构价值,推动游戏发展与科技创新“双向奔赴”

2023-07-31 13:39:37 来源:游戏主播网

评论丨刷新认知重构价值,推动游戏发展与科技创新“双向奔赴”

这几天,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火热开展。百余家中外数字娱乐企业齐聚,参展者不仅能欣赏到全球最新最热的各类游戏大作,更能体验到数字娱乐产业最前沿的游戏相关软硬件产品。本届ChinaJoy还增设的数字科技创新主题展区,集中展示了5G、Web3.0、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人、ChatGPT、AIGC、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类产品。

与此同时,作为ChinaJoy展会的开篇盛宴,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CDEC)高峰论坛上,科技创新及游戏科技也是最大焦点。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在讲话中强调了游戏的科技价值。他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游戏产业开始步入承压后的回升期,游戏领域的科技创新表现尤为抢眼,游戏技术逐步外溢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产生了一批生动的实践案例。

长期以来,游戏突出的趣味属性掩盖了它的科学属性。事实上,游戏作为一种内容与科技紧密交融的产品,其发展变革的过程与科技创新的进程同频共振。一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持续推动着数字娱乐体验的升级,另一方面,游戏等对技术要求相对高的内容也反过来推动了5G、AR/VR、芯片、AI等的发展。

如今全球科技浪潮下,游戏也正从科技的应用者,向科技创新的推动者、新兴技术的创造者转变。今年3月,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面向会员单位开展的游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调研结果显示。中国游戏企业对游戏相关技术有较为全面的认知,科技创新应用较为集中,近90%的企业聚焦游戏引擎和游戏图形渲染技术应用,超60%的企业应用了游戏AI技术;云游戏技术处于领先水平,近40%的游戏企业已采用云游戏技术。

虽然这些成绩令人鼓舞,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游戏科技发展依然面临一些困境。数据显示,近2/3的企业采用国外游戏引擎进行产品开发,我国游戏企业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亟待提升。此外,产学研合作成效不高,使得技术成果难以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产出比难以预期,导致中小型游戏企业生存压力较大,试错成本较高;国内游戏行业亟需搭建自己的技术交流平台,集思广益,合作交流、实现共享……

对此,中国游戏产学研各界正积极探索破题之路。此次CJ展会上,各方也展开了丰富深入的讨论。比如,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就联合发布了《数字交互引擎的应用与价值研究报告》。报告针对游戏引擎这一核心技术做了历史梳理和应用介绍,为强化国产数字交互引擎的研发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与破题思路。报告指出,游戏引擎可以和传统工业软件结合,增强传统工业软件在3D显示、实时交互等方面的能力,已作为新型工业软件在工业、建筑与智慧城市、汽车等行业实现广泛跨界应用。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中国游戏产业要实现技术引领、创新驱动,不仅仅需要在“行”上加大科技投入,更需要在“知”上统一认知,形成合力。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在一个论坛上表示,上一个20年游戏行业在“行之力”上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那么下一个20年,就需要在“知之深”上下更大的功夫。

这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游戏认知。要让游戏创造更多价值,首先需要打破对游戏的认知惯性与局限。要让从业者和大众认识到,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而是具有科技、文化等多重属性与价值,其高拟真、高沉浸感、可交互等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跨界应用潜力。正因如此,游戏是一个超级数字场景,已成为很多产业人士的共识。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游戏不仅是加速产业布局调整、促进特色产业良性发展的“融合剂”,也是加速相关技术升级、推动业态裂变、提升产业价值的“催化剂”。

回望过去20年,中国游戏产业飞速发展,市场收入规模从2003年的13.2亿扩展至如今的2658.84亿。伴随游戏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展和对社会生活的多方面渗透,人们对游戏产业价值的认知正在重构。张毅君认为,作为一个全新的超级数字场景,游戏所扮演角色的内涵与外延也会不断发生令人始料未及的变化。

面向下一个十年,期待中国游戏产业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与共识,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尝试,放大科技共振效应,推动游戏不断释放新价值,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游戏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双向奔赴”。


相关阅读

大家都在看